竞逐新赛道 塑强新动能——山东强力突破新兴产业

来源: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2023-08-04 20:42:17
  

□ 本报记者 王建

中心位置坐落着青岛智算谷,海信全球研发中心和海尔科创生态园分居两翼……崂山脚下,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一谷两翼”的布局铺展开来。


(相关资料图)

园区于今年初揭牌,是目前长江以北唯一的“双算力中心”。“今年的算力规模将达到250P,未来将达到600P,成为立足青岛、辐射山东乃至长江以北的智算枢纽。”青岛市崂山区副区长刘凌说,以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主阵地,青岛正全力抢占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

新兴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近日,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在山东举办。本报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我省抢抓机遇提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全产业链发展,培育济南空天信息、青岛人工智能、潍坊元宇宙、烟台东方航天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通过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无中生有” 一枚火箭“打”出一个产业集群

完成5次海上发射、将37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落地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263亿元……在烟台海阳市南部的东方航天港,一个以海上发射为牵引、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2019年6月5日,以海阳港作为发射母港,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成功完成首次海上发射。激动振奋的同时,海阳人也在思考:这次成功发射对海阳来说意味着什么?

“海阳港地理位置优越,可以满足小倾角、太阳同步轨道等多种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同时具备海上发射装备的制造能力,发展航天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丹说,抢抓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成功的机遇,海阳快速推进东方航天港建设。

仅仅三年多时间,东方航天港常态化海上发射态势逐步形成,占地34.19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已雏形初现,集海上发射、星箭制造、配套集成、数据应用、航天文旅为一体的百亿级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今年,东方航天港将全面具备“星上天、船下水、箭落地”的核心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山东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7个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培育认定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5个,形成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互为补充、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

创新突破 磁悬浮动力装备从“跟跑”到部分“领跑”

在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左一右有两台设备,左边设备上写着“新动能”,右边设备上写着“旧动能”。“左边是我们获得全国颠覆性创新技术大赛总决赛优胜项目的磁悬浮空压机,相比右边的螺杆式空压机,平均节电30%,噪音降至80分贝以下,使用寿命长达20年。”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李永胜说。

磁悬浮动力技术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具备节能、高速、低噪、长寿命等显著优势,可形成磁悬浮鼓风机等十几类节能装备,广泛应用于水泥、造纸、污水处理、钢铁、化工、热电等高能耗行业。李永胜介绍,天瑞重工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成功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磁悬浮动力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转变,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双碳’战略下,磁悬浮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但仅靠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会非常长,可能错过发展黄金期。”潍坊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韩滨说,山东将磁悬浮动力装备作为未来产业进行前瞻布局,潍坊出台加快打造千亿级磁悬浮产业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措施,市、区两级成立工作专班靠上服务,帮助企业代建厂房,全力支持企业加快做大做强。

近年来,突出产业基础和优势,潍坊超前谋划布局未来产业,组建氢能、数字经济、磁产业等14个工作专班,加速突破元宇宙、工业母机等19条新产业赛道。

招大引强 一个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引来近30家配套厂商

“未来满产后,全球每新增十部手机,至少有一部手机的显示模组产自青岛西海岸;全球每新增五台显示器,就有一台显示器的显示模组来自青岛西海岸。”7月27日,在青岛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京东方青岛区域办总经理于永烈说。

位于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的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总投资81.7亿元,是京东方最大的移动显示模组生产基地。京东方把这样一个重量级的项目落户青岛,缘于被青岛的诚意打动。“我们前期的商务谈判历时近两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青岛对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感动了我们。”于永烈说。

京东方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一个项目。作为青岛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京东方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吸引近30家上下游配套厂商在当地集聚。“目前,产业园有40个开工、签约和在谈的新型显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青岛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袁迎春说。

优良的产业生态是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山东全面推行“链长制”,聚焦产业链短板弱项精准延链补链强链,突出打造11条标志性产业链,112家“链主”企业的生态主导力持续增强。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